【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解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也寄托了他对友人陈同甫的深切思念与共同理想。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性解析,并附表格形式便于理解。
一、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闲居之时,为好友陈同甫(即陈亮)所作的一首“壮词”。词中通过描绘战场场景和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全词以“醉里挑灯看剑”开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深夜独坐、借酒消愁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沉郁而激昂的情绪。接着通过回忆昔日征战的场景,抒发了对过去军旅生活的怀念。结尾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雄浑有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是辛弃疾词风的典型代表。
二、表格解析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
创作背景 | 作者闲居之时,因感怀时事,写给好友陈同甫的词作,表达壮志未酬之情 |
体裁 | 词(词牌名“破阵子”)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
主要意象 | 醉、灯、剑、沙场、战马、金甲、鼓角等 |
情感基调 | 激昂中有沉郁,豪迈中带悲凉 |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
关键词句 | “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壮词之冠”,体现辛弃疾的豪放风格与家国情怀 |
三、结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它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中华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