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译文及注释】《北青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以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以下是对该诗的译文与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原文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译文总结
原文 | 译文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清晨起床,旅途中车马铃声响起,游子远行,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鸡鸣声中,茅草屋旁挂着残月;行人足迹在板桥上留下霜痕。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槲树叶飘落在山路上,枳树的白花在驿站墙边明亮如雪。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回忆起杜陵的梦境,成群的野鸭和大雁在池塘中嬉戏。 |
三、注释说明
词语 | 注释 |
征铎 | 行旅中的铃铛,象征旅途的开始。 |
茅店 | 茅草盖的旅舍,指简陋的客栈。 |
板桥 | 简易的木桥,常用于乡村交通。 |
槲叶 | 槲树的叶子,落叶植物,秋天常落。 |
枳花 | 枳树的白色小花,多见于北方。 |
驿墙 | 驿站的围墙,古代供传递文书或官员休息的地方。 |
杜陵 | 地名,指作者的故乡,也代指长安附近地区。 |
凫雁 | 指野鸭和大雁,常用来象征归乡或自由。 |
回塘 | 回绕的池塘,形容水景优美。 |
四、诗歌赏析(简要)
《北青萝》通过描绘清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秋晨图景,极具画面感与情感张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
五、总结表格
内容 | 说明 |
诗题 | 《北青萝》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主题 | 旅途思乡、秋日清寒、自然景色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名句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诗风 | 婉约含蓄、情感深沉 |
通过以上译文与注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北青萝》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