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薪而爨是什么意思】“称薪而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常用于形容人过于计较、斤斤计较的行为。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子产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子大叔曰:‘子产之从政也,择善而固执之。’……子产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产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子大叔曰:‘子产之于郑,可谓忠矣。’……子产曰:‘称薪而爨,量力而行。’”
从字面来看,“称薪”是指称量柴火,“爨”是烧火做饭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在做饭时,先称好柴火再点火,比喻做事前先计算成本,过于精打细算,缺乏灵活性。
总结与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称薪而爨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字面意思 | 称量柴火后再烧火做饭 |
引申含义 | 比喻过于计较、斤斤计较,缺乏灵活性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形容人做事过于精明、小气 |
近义词 | 吝啬、小气、精打细算 |
反义词 | 大方、慷慨、洒脱 |
原创内容说明
本文以“称薪而爨是什么意思”为题,结合成语的来源和实际意义进行解读,采用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信息,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内容基于古籍出处和现代用法综合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确保原创性和自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