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国全诗意思】“功盖三分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句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卓越功绩和历史地位。下面我们将从诗句含义、历史背景及整体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诗句含义
“功盖三分国”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功业足以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才能和贡献超越了当时其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里的“三分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分立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分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
二、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辉煌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繁。诸葛亮作为蜀汉的重要人物,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制定治国策略,发明八卦阵等军事奇术,是当时最具智慧和忠诚的谋士之一。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看到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因而借古讽今,通过赞美诸葛亮来表达对理想政治和贤才的渴望。
三、整体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功绩的肯定,更反映了杜甫对国家统一、人才重用的深切期望。诗中“江流石不转”象征着诸葛亮的精神和功业如江水般永恒不变;“遗恨失吞吴”则暗示了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杜甫《八阵图》 |
原文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诗句含义 | 赞扬诸葛亮的功业足以在三国时代占据主导地位,其名声与八阵图并传千古。 |
历史背景 |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整体意义 | 表达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敬佩,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和贤才重用的希望。 |
结语:
“功盖三分国”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对中国古代智慧与忠诚的礼赞。它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担当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