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一、
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红军长征途中描写自然景观与革命精神的经典语句。这两句诗在语言表达上极具艺术性,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五岭”比作“腾起的细浪”,“乌蒙”比作“滚动的泥丸”,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连绵起伏与高大雄伟。
- 夸张:通过“腾细浪”“走泥丸”等表达方式,强调红军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不迫与英勇无畏,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些修辞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
二、修辞手法对比表
修辞手法 | 诗句内容 | 作用说明 |
比喻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将五岭山脉比作翻腾的细浪,突出其连绵起伏、波澜壮阔的特点 |
比喻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将乌蒙山比作滚动的泥丸,形象地表现其高大巍峨但又显得渺小 |
夸张 | “腾细浪”“走泥丸” | 强调红军在面对自然险阻时的从容与豪迈,体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对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赞颂。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句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