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秋以为期出处及原文翻译

2025-09-27 03:02:52

问题描述:

秋以为期出处及原文翻译,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03:02:52

秋以为期出处及原文翻译】“秋以为期”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是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本文将从出处、原文、翻译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其中,《击鼓》是《邶风》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位士兵在战乱中思念家乡和爱人的情感。诗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广为流传,而“秋以为期”则是其中一句表达约定时间的诗句。

“秋以为期”意思是“以秋天为约定的日期”,象征着一种坚定的承诺和等待。在古代,秋天常被视为收获与离别的季节,因此这一句也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击鼓的声音咚咚响,士兵们踊跃参军。
兄弟俱在,而我独征。 弟兄们都还在,唯独我被征召远行。
乃如之人兮,逝不以归。 那个人啊,离开后不再归来。
无感我帨兮,无敢我言。 不要触碰我的佩巾,也不要说我的话。
于嗟乎鸠兮,无食桑葚。 啊,斑鸠啊,不要吃桑葚。
于嗟乎女兮,无与士耽。 啊,女子啊,不要沉溺于男子。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 男子沉溺于情爱,还可以摆脱。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女子沉溺于情爱,就难以自拔。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淇水有边,低湿之地也有界限。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少年时的欢聚,谈笑风生。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誓言诚恳,没想到会背叛。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回头想想,也罢了。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生死相随,与你立下誓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牵着你的手,与你白头偕老。
于嗟乎!人之无良,而不顾其言。 唉!这个人没有良心,不顾自己的诺言。
秋以为期,谁与我期? 以秋天为约,谁与我相约?

三、文化内涵与意义

“秋以为期”不仅是时间上的约定,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体现了古代人对婚姻、爱情的重视,以及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坚持。同时,“秋”作为季节意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

在现代语境中,“秋以为期”常被用来形容一段感情中的期待与等待,具有较强的文学美感和情感深度。

四、结语

“秋以为期”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是古代诗歌中关于爱情与承诺的经典表达。通过对其出处、原文及翻译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背景。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日常使用,“秋以为期”都是一句值得品味的诗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