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登月是哪一年】“嫦娥登月”是中国航天事业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嫦娥”并非真正的“登月”,而是指中国探月工程中的“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等探测器,但这一系列任务的实施,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成功实现月球探测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关于“嫦娥登月”相关任务的简要总结:
一、嫦娥工程简介
“嫦娥工程”是中国于2004年正式启动的月球探测计划,旨在通过无人探测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并最终实现月面采样返回。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采样返回。
二、主要任务及时间表
探测器名称 | 发射时间 | 任务内容 | 是否登月 | 备注 |
嫦娥一号 | 2007年10月24日 | 绕月探测 | 否 | 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
嫦娥二号 | 2010年10月1日 | 绕月探测 | 否 | 提升轨道精度,为后续任务做准备 |
嫦娥三号 | 2013年12月14日 | 落月探测 | 是 | 中国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 |
嫦娥四号 | 2018年12月8日 | 落月探测 | 是 | 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
嫦娥五号 | 2020年11月24日 | 采样返回 | 是 | 中国首次实现月球样本返回 |
三、关键意义
- 技术突破:嫦娥工程推动了中国在深空探测、轨道控制、月面巡视、样本采集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 国际合作:中国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推动了全球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协作。
- 公众影响:嫦娥工程激发了国内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升了国家科技形象。
四、总结
“嫦娥登月”并不是指人类登月,而是指中国探月工程中的一系列探测任务。其中,“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表面的软着陆,而“嫦娥五号”则完成了月球样本的采集并成功返回地球。这些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
因此,如果从“登月”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嫦娥登月”最早发生在2013年(嫦娥三号),而真正意义上的“采样返回”则是在2020年(嫦娥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