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保】“特保”是国际贸易中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通常指的是特定保障措施。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特保”主要指一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贸易救济措施。它与反倾销、反补贴等其他贸易救济措施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什么是特保?
特保(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是一种针对特定进口产品或特定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当某一国家的进口产品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进口国可以依据相关国际规则或国内法律,对该产品实施额外的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特保制度最早由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农业协定》中提出,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它不同于一般的保障措施(General Safeguard Measures),因为特保更强调“特定性”,即针对某些国家或某些产品的特殊保护。
二、特保的特点
特点 | 内容说明 |
针对性强 | 特保通常针对特定国家或特定产品,而非所有进口产品 |
灵活性高 | 相比一般保障措施,特保更容易启动和调整 |
法律依据明确 | 通常基于WTO规则或国内立法,如中国《反倾销条例》等 |
临时性 | 特保措施通常是短期的,用于应对突发性的市场冲击 |
贸易争端敏感 | 因为涉及特定国家,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
三、特保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概念 | 定义 | 与特保的区别 |
反倾销 | 对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销售的行为进行征税 | 针对价格歧视,不一定是针对特定国家 |
反补贴 | 对出口国政府提供的补贴进行征税 | 主要针对政府补贴行为 |
一般保障措施 | 针对所有进口产品,非特定国家或产品 | 范围广,适用条件严格 |
特保 | 针对特定国家或产品,灵活且针对性强 | 更具针对性,适用于特定情况 |
四、特保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操作中,中国曾多次对进口农产品、钢铁产品等实施特保措施。例如,在2015年,中国对部分进口钢材实施了特保措施,以防止国外低价钢材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影响国内企业生存。
此外,美国也曾对来自中国的某些产品实施特保措施,作为其贸易保护政策的一部分。
五、总结
“特保”是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主要用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冲击。它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了解特保的定义、特点及其与其他贸易救济措施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特保、国际贸易、贸易救济、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