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耻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人引申为“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虚心求教、不骄傲自满的学习态度。
其中,“耻”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义。
一、
“不耻下问”中的“耻”意为“感到羞耻”或“以……为耻”。在成语中,“不耻”即“不以……为耻”,也就是说,不把向别人请教当作一件丢脸的事。这里的“下问”指的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因此,“不耻下问”的整体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是一种谦虚好学的态度。
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虚心学习、不耻于向他人请教的人,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拒绝学习。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字面解释 | 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关键字 | “耻”——表示“羞耻”或“以……为耻” |
拆解分析 | “不耻” = 不以……为耻;“下问” = 向地位低或学问浅的人请教 |
成语含义 | 虚心好学,不因身份差异而拒绝请教 |
现代用法 | 表扬谦虚、乐于学习的人 |
常见误区 | 有人误以为“耻”是“耻辱”,其实这里是指“以……为耻” |
三、延伸思考
“不耻下问”不仅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怕丢面子而不愿请教他人,结果影响了自身成长。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身段,向他人学习。这种态度不仅能提升自己,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总之,“不耻下问”中的“耻”不是指“羞耻”,而是“以……为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