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原诗注释翻译赏析】一、原文回顾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陂田绿稻麻。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秋日登上宣城谢朓北楼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谢朓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深情并存的特点。
三、表格展示(注释、翻译与赏析)
项目 | 内容 |
原诗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陂田绿稻麻。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注释 | - 江城:指宣城,因地处长江边而得名。 - 两水:指宛溪和句溪两条河流。 - 明镜:比喻水面如镜。 - 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座桥。 - 人烟:村落人家。 - 寒橘柚:秋天的橘子和柚子,颜色变黄,显得冷清。 - 陂田:水边的田地。 - 谢公: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在此任职,李白常以他为榜样。 |
翻译 | 宣城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傍晚时分遥望晴朗的天空。 两条河流环绕着明亮如镜的水面,两座桥如彩虹般横跨其上。 村落人家在寒冷中点缀着橘柚,水田里绿油油的稻麻随风摇曳。 谁还会记得在这北楼上,我独自迎风思念谢朓呢? |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秋日宣城的美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借景抒情,表达对前贤谢朓的追思与敬仰。诗中“人烟寒橘柚”一句,写出了秋日的萧瑟与冷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临风怀谢公”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体现了李白对历史人物的敬重与情感寄托。 |
四、结语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展示了李白卓越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