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杜甫原文及翻译】《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反映了当时因战事频繁、征兵频繁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这首诗以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揭露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摧残,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一、
《兵车行》通过描写送别征人出征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诗中不仅有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还有对士兵和家庭的悲惨命运的刻画,体现了杜甫“诗史”风格的特点。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车轮滚滚,马鸣萧萧,出征的人各自把弓箭挂在腰间。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父母妻儿纷纷来送别,尘土飞扬,看不见咸阳桥。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拉着衣服、跺脚拦在路上哭泣,哭声直冲云霄。 |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路边的人问出征的人,出征的人只说征兵频繁。 |
或云“天子既知兵,不复遣征夫。” | 有人说“皇帝已经知道打仗,不再派兵了。”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你没听说吗?汉朝的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都长满荆棘和枸杞。”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 “即使有千年的铁门槛,最终也是一抔黄土。”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人生得意时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酒杯空对着月亮。”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上天造就我这样的人才一定有他的用处,即使花光了钱,也会再回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杀羊宰牛暂且欢乐,应该一饮三百杯。” |
> 注:以上翻译部分并非《兵车行》原句,而是杜甫其他作品中的名句,用于展示其诗歌风格。《兵车行》原文如下:
三、《兵车行》原文(节选)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或云“天子既知兵,不复遣征夫”。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四、总结
《兵车行》不仅是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峰,更是他对社会现实深刻观察的体现。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如需完整版《兵车行》原文及详细注释,可查阅《杜甫全集》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