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新序·杂事》。这个成语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爱或了解它的人。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叶公的人,他非常喜爱龙,家里的装饰、器物上都画满了龙的图案。然而,当真龙听说后,来到他家,叶公却吓得逃跑了。这说明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龙的外表。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心喜爱或了解。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虚伪做作的人。它的核心在于强调“真假”的区别,提醒人们要真诚对待自己所喜欢的事物。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叶公好龙 |
出处 | 《新序·杂事》 |
拼音 | yè gōng hào lóng |
释义 | 表面上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爱或了解 |
故事背景 | 春秋时期,叶公喜欢龙,但真龙出现时却害怕逃跑 |
现代用法 | 用于讽刺言行不一、虚伪的人 |
同义词 | 虚情假意、口是心非 |
反义词 | 真才实学、表里如一 |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诚,避免成为“叶公”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