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危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危”字常用来表示危险、危机、危急等含义,很多成语中都包含了这个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风险、困境和挑战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危”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危”字在成语中多用于描述处境艰难、形势紧张或存在潜在危险的情况。这类成语往往具有警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谨慎应对。以下列举了部分常见的含有“危”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说明。
二、含有“危”字的成语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来源 |
危如累卵 | 比喻非常危险,像堆叠起来的蛋一样随时可能倒塌。 | 《战国策·齐策》 |
危在旦夕 | 灾难、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 | 《后汉书·王符传》 |
危言危行 | 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不阿谀奉承。 | 《论语·宪问》 |
危急存亡 | 形容国家或事物处于极为危险、濒临灭亡的时刻。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危机四伏 | 周围充满危险,处处有陷阱。 | 《后汉书·冯异传》 |
危言耸听 | 故意夸大事实,使人感到震惊或害怕。 | 现代用法 |
危地而立 | 比喻身处危险之地,必须格外小心。 | 古文常用 |
危言逆耳 | 指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忠告。 | 《史记·商君列传》 |
危如风烛 | 比喻生命或事物极其脆弱,随时可能结束。 | 《晋书·王导传》 |
危及社稷 | 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形势十分严峻。 | 古代文献常用 |
三、结语
“危”字在成语中的使用,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语言的艺术性。通过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社会的思维方式,还能从中获得面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无论是“危如累卵”的警示,还是“危急存亡”的紧迫感,都在提醒我们要具备危机意识,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