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原文是什么

2025-07-24 23:08:56

问题描述: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原文是什么,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23:08:5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原文是什么】一、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原句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虽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并非《孟子》的原文,但这句话是对该段内容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它强调了人在经历内心困扰与思虑后,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事。

在现代语境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内心挣扎之后,通过不断思考与磨砺,最终实现自我突破或取得成功的过程。

二、原文及解析对比表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告子下》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字面意思 上天要让一个人承担重大责任,必定会先让他在内心受苦,在思想上受到困扰,使他的行为不顺,从而锻炼他的意志,增强他的能力。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含义 指人在内心受困、思虑重重之后,才能有所行动、有所成就。
常见用法 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通过内心的挣扎与思考,最终实现成长或突破。
现代意义 强调逆境中的心理成长与内在力量的重要性,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结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虽非《孟子》原文,但其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磨难与成长关系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非外在的顺利与安逸。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