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是什么花】“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花卉美丽、香气浓郁的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里的“国色”和“天香”原本是形容牡丹花的艳丽与芬芳。因此,从字面意义上讲,“国色天香”最初指的是牡丹花。
不过,在现代语境中,“国色天香”也常被用来泛指各种名贵、美丽的花卉,尤其是那些具有浓郁香气和高观赏价值的品种。但其最初的出处和本义,仍然指向牡丹。
“国色天香”一词源自唐代对牡丹的赞美,原意是指牡丹花的艳丽(国色)和香气(天香)。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成语也被用来形容其他美丽且芳香的花卉,但其最初的指代对象是牡丹花。在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国色天香”已成为一种象征高贵、美丽和典雅的表达方式。
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来源 | 唐代诗人李正封《咏牡丹》 |
原意 | 形容牡丹花的艳丽与香气 |
现代用法 | 泛指美丽、芳香的花卉,如牡丹、玫瑰等 |
象征意义 | 高贵、典雅、美丽 |
常见搭配 | 国色天香的花、国色天香的女子、国色天香的景色等 |
文化影响 | 在诗词、绘画、戏曲中广泛使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色天香”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成语,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美学的体现,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传颂。